更多精彩尽在这里,详情点击:http://yzyygs.com/,欧联PSV埃因霍温
世界经济论坛早前将荷兰(Netherlands)列为全球宏观经济稳定性最高的国家。报告还显示,荷兰在基础设施和商业活力方面的表现尤为出色。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编撰的全球竞争力指数,2016年和2017年,荷兰连续两年被评为欧盟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但瑞士在全欧洲排名第一。虽然名次上曾屈居第二,但荷兰总体实力不断赶超,终于在2019年完成了欧洲极具竞争力经济体的易主。
荷兰是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地区之一,曾拥有欧洲最多的商船、最强大的船队,垄断了全球航海运输业,故有“海上马车夫”的美名,首府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也由此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时间来到近现代,它却摇身一变,成为一片科研沃土。中国消费者熟知的飞利浦(Philips)、壳牌(Shell)、喜力(Heineken)、联合利华(Unilever)等著名跨国企业都属于荷兰。
此外,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的行政总部位于荷兰;在瑞典创立的宜家(IKEA)现在总部也设在荷兰,由一家荷兰公司持有;还有导航服务品牌TomTom、全球最大旅游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化工和医药集团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等世界级品牌均来自荷兰,或在此成立,或移师至此。
与此同时,荷兰在很多领域同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包括农业、水务管理、艺术与设计、物流和可持续能源等,是名副其实的强国。而其第二大城市鹿特丹(Rotterdam)素有“欧洲门户”之称,是连接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第三大城市海牙(The Hague)则是全球外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就荷兰全国而言,还设有欧洲最具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对有意投资的外商无疑是极大的诱惑力,轻松跻身欧洲投资环境最佳地区行列。
跟许多国家一样,荷兰虽有过人之处,也有失足之时。过去曾有相关人士表示:“长期看来,荷兰在创新方面的得分较低。在科研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技术发展方面的投资额远远落后于德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这对荷兰拥有诸如人工智能等重要技术的知识构成了威胁。”彼时的荷兰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用于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而德国人为此预留了3%,显然存在创新短板。
荷兰当局意识到问题所在,当即决定着手予以解决。2005年以来,荷兰稳居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前十之位,排名却不甚亮眼。到了2016年和2017年,荷兰一下子跃居第四位,并在去年首次登上了首位,不可谓不惊人!另外,在福布斯“2018年最佳商业国家”指数上,荷兰位列第三,在产权、创新、科技、低腐败人数和高度人身自由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荷兰坐拥的“世界上最智慧的园区”——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现任园区的媒体经理Jacky Wassenberg介绍,目前有来自全世界的132个高科技企业或研究机构在园区设立办公室,如欧洲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技术联盟Solliance研究所,又如从飞利浦原半导体业务部剥离后新成立的公司恩智浦(NXP)。
“企业进入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虽然需要支付较高的租金,但是现代化的办公空间、便利的服务设施以及园区提供的成熟商务生态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拥有更多商机与发展空间。”Wassenberg说。“如今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8500多名高端人才在这里工作。”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也孵化初创高科技企业,帮助它们成长。来自中国的高科技公司苏州海博智能,通过把密码器植入银行卡形成可视IC卡系列产品,打造线上线下身份和移动支付的安全载体。这种技术被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内的私人初创企业孵化公司Startup Bootcamp看中,公司成员被邀请到园区参加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孵化),内容包括专利申请、财务税收以及寻找投资人等等。
正在园区内参加培训的海博智能董事长助理刘英介绍了孵化的大致过程。“去年(2013年)10月中旬,Startup Bootcamp从世界各地几十个团队中选出11个最看好的初创团队来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然后邀请100多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导师培训和判断这些初创团队是否有前景。评估之后,Startup Bootcamp将邀请400个投资人和业内人士评选,帮助初创团队拉取融资机会。2014年,Startup Bootcamp第2次孵化初创团队。在上一年的10个团队中,有1个年轻团队第1次融资就获得了几百万欧元的投资。”
在欧洲创新记分牌评估中,荷兰在科学出版物质量、专利申请数量、终身学习等劳动力指标和固定、移动通信网络等先决条件方面的得分也远高于平均水平。2019年度欧洲创新记分牌评分中,荷兰和瑞典、芬兰、丹麦一起跻身最具创新力国家之列。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国务秘书Mona Keijzer认为,荷兰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可以做得更好。“我希望在这方面可以助企业一臂之力。例如,为初创公司和初具规模公司提供额外资金,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进入通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地位,创造就业并创造收入。”
荷兰此次在应对疫情上的表现也相当突出。该国专门设立了疫情危机管理小组OMT,小组向内阁提供了很多有关应对疫情的科学措施和建议,如查看入住医院的情况、对家庭医生岗位开展常规研究、对有症状的感染者进行监察、进行关于人体免疫力的Pienter研究、借助Google Mobility Data不断监察变化等。
国家竞争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太明确的实感,社会福利则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荷兰妙就妙在很好地兼顾了两者——竞争力的跃升没有以人们的福祉为代价,这里是全世界公认的社会福利待遇最高的国家之一,“从摇篮到终老”为国民提供了有效保障。
荷兰人把休假看得比赚钱重要,每年5~6月,公司会向个人账户支付8%年薪专门作为度假金。有孩子的家庭每季度可获200欧的儿童福利金,每一位在荷兰居住的父母都可以享受,直到子女满18岁。荷兰实行全民医疗卫生保健,医疗用具可以租借。在荷兰购买医疗保险具有全球性,在其他国家发生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报销。养老金优渥,公民65岁之后享有最高额度的政府养老补贴,2014年为700多欧……
《世界幸福指数报告》是联合国针对超过100多个国家,就财富分配、公民的社会凝聚力、预期寿命、选择自由、社会帮助、政府是否贪腐等多个关键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而做出的报告。据联合国2019年最新的《世界幸福指数报告》榜单排名情况显示,荷兰赶超瑞士等福利大国,跃居全球第五,仅次于芬兰、丹麦、挪威、冰岛。
而在另一份榜单“美好生活指数”(Better Life Index)中,荷兰同样拔得头筹。该指数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幸福程度”的指标体系。这是荷兰第一次取代曾经的“最佳”——丹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只有0.5%荷兰人愿意长时间工作。在其他国家,该数据平均为13%或以上。这就意味着,荷兰人每天有16个小时、一天中2/3的时间是用来“放飞自我”的。
有意思的是,荷兰很好地实现了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失业率极低,贫困人口数量也很低。自2009年以来,荷兰一直保持着最低的失业率。社会服务机构UWV的数据显示,荷兰2017年失业人士自2009年8月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据分析人士透露,2018年11月,荷兰就业人数达到870万人之多,创历史新高。而在最近的估计中,失业人数进一步下降,失业人口平均为36万。在过去的一个季度,15到75岁之间有工作的人数平均每月增加1.5万人。
再来看看教育,荷兰教育在全世界也属一流。据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报告,超过85%的荷兰研究型大学位居全球200强。换言之,这是一个全球顶尖大学密度较高的国家,而且具有全球最具价值的高等教育体系。
医疗服务方面,据健康消费者组织年度调查公布,荷兰医疗服务体系多次荣膺欧洲最佳称号。荷兰曾以898分创下欧洲健康消费者指数(总分1000分)的最高纪录,排名第二的瑞士得分为855,挪威则以851分排名第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经在许多场合赞扬荷兰的医疗体系。
安全方面,阿姆斯特丹去年被经济学人智库评为欧洲最安全城市。研究人员说,评选的60个城市的指数排名旨在体现“城市适应力”的概念,即城市承受冲击并从冲击中反弹的能力。报道称,在过去十年里,由于决策者担心热浪、洪水等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概念日益指导着城市安全规划。因此该指数评估了四类安全:数字安全、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和个人安全。
我们看到,荷兰的各行各业、各项指标都已问鼎世界最高标准。这里有优秀的人才、先进的企业、完善的制度、先进的理念和深厚的底蕴,这一切帮助这片土地夺得了欧洲极具竞争力经济体的宝座。这成绩固然光荣,但这已成为过去,历史永远在前行,未来荷兰将带给我们哪些新惊喜?我们期待着。
近期评论